你可曾對全球星基增強系統有所耳聞?又是否聽到過“中國精度”的名字?
“中國精度”是世界上首個由中國企業完全建設和控制的全球星基高精度增強系統,2015年6月15日,合眾思壯公司以“Atlas”為名正式面向國際市場提供服務。
“中國精度”通過L波段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向全球播發差分數據,在常規地基信號無法覆蓋的區域,如海洋、沙漠、山區等,可以幫助用戶實現亞米級、分米級和厘米級三種不同精度層次的增強服務。此舉使得合眾思壯成為繼Trimble(OmniStar)、John Deere(StarFire)和Hexagon(Veripos)之后,全球第四個可以提供商用星基增強服務的企業。雖然“中國精度”是這一領域的后來者,但是前期的各種測試結果表明,它的性能并不輸于其他國際品牌,甚至在收斂時間等關鍵指標方面要優于它們。
為了向用戶們真實反映“中國精度”在各個極端環境下的使用性能,“中國精度”計劃歷時10個月時間,分別前往南海島礁、青藏高原、新疆沙漠、內蒙古草原等偏遠地區接受實際生產作業環境的考驗,用事實證明自己是當之無愧的具備世界級領先水平、可以覆蓋全球范圍運營的星基增強服務系統。這也是合眾思壯副總裁、思拓力測繪董事長郭四清在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演講時做出的承諾。
12月中旬,“中國精度”按照計劃,前往南海西沙群島,開啟了實地驗證測試的首站之行,并配合用戶單位進行海洋地形測量和海洋地質調查研究。
上圖工作人員在西沙群島使用內置有“中國精度”的星站RTK進行實地測試
我們前往的這座小島距離海南三亞東南方向近300公里,雖然島上有漁民常住,但是條件非常艱苦。
由于該島遠離陸地,通信運營商的信號并不穩定,分布也不均勻,因此,在測量過程中,對于基站和移動站的數據傳輸無法采用網絡模式進行。
如果采用電臺模式傳輸數據,則需要事先花費一定時間架設基站,并將數傳電臺、蓄電池、發射天線等進行連接,無疑增加了作業步驟,而且數據的傳輸距離還將受到基準站及發射天線架設高度的限制。由于受到島嶼地形(島嶼由珊瑚分化的砂礫組成,沒有突出的高地,島嶼四周建有漁民房屋,控制點只能選擇在外圍的礁石上),以及島上建筑施工影響,采用電臺模式傳輸數據可能會因障礙物的存在而面臨數據傳輸困難的情況。
尤其是,這次用戶單位的外業任務需要以該島為核心,抓住清晨海水落潮的時機,對島嶼礁盤就行測量,有時測繪人員還要在齊腰深的海水里拿著移動站走出數百米的距離。
種種狀況表明,對于遠海島礁測繪而言,無論是傳統測量模式,還是信標差分模式,都將受到以下因素的困擾:1、作業距離較近,需要經常換站,遠離島嶼的礁盤根本無法測量;2、作業精度不均勻,距離基準站越遠,精度越差;3、基準不統一,作業結果因人而異,可能因錯誤而造成返工;4、需要投入較多的人力物力,看護架設好的基準站免受潮汐作用影響,有時人員安全也會受到海浪的威脅。
這種情況下,內置有“中國精度”的星站RTK的優勢將得以充分發揮。由于采用衛星代替了地面基站,用戶只需要攜帶一臺接收機,使用星站差分模式,在達到固定解之后就能進行數據采集。
經過實地測試,“中國精度”平均耗時20分鐘就可使精度收斂到10cm左右;再耐心等待10分鐘,精度則可以收斂至5cm左右。這證明了“中國精度”可以滿足遠海地區測繪對精度和穩定性的要求,能夠極大地提高測繪效率,減輕作業人員負擔,降低任務風險。
郭四清曾表示,“中國精度”不僅僅屬于一家企業,而是屬于整個行業,屬于中國的高精度衛星導航事業,它打破了國外系統在國內的價格壟斷。
此次,“中國精度”在南海島礁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期待它能在其他幾處計劃中的偏遠地區再次帶來穩定、精彩的實地測試表現。(來源:3sNews)